顯示具有 海洋關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海洋關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海洋巡迴影展-魚線的盡頭9/20晚上七點半在中壢國小~

這是一部根據 Charles Clover 原著,2006 年出版的《魚線的盡頭》一書所拍攝製作的影片,也應是一部迄今剖析人類因過度捕撈對海洋造成衝擊及影響最詳盡透徹的紀錄片。
片中特別針對大型掠食魚類如鮪、旗魚、鱈、鯊、底棲魚類、石斑、龍蝦等珊瑚礁生物之不當捕撈及對生態系的影響,真正原因及對策有深入的探討。片中亦訪問了許多位當代最權威的漁業生物學家,包括近幾年在Nature 及Science 期刊中發表重要論文的Daniel 保利、Jeffrey 哈金斯、Callum 羅伯、Boris 窩姆、Ray 西本、Yvonne 薩多維、Pete 彼得森、Steve 帕蘭比、Patricia 馬吉盧等專家現身說法,不但兼具知性與感性,亦相當能令人深省。非常值得作為海洋保育的教材。本片由 Rupert 莫瑞導演,Ted 丹森旁白,拍攝及製作共費時兩年,於2009年正式殺青。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海洋講堂-新屋溪口的美麗與哀愁(9/13)


(圖片來源/桃荒.橘子)

在桃園濱海地區有一些人,
多年前在新屋溪口復育了紅樹林,
如今這片蓊鬱的水中森林,
已成了諸多魚蝦蟹鳥的棲息地

2011國際淨攤日-垃圾不留 大海自由/桃園新屋溪口場次(9/18)











今年2011國際淨灘日的國際主題是「Trash Free Seas: It’s Time To Stop Trashing Our Oceans」,中文主題為「垃圾不留,大海自由」,荒野希望藉由此項倡議活動、訴求「淨灘除三怪」,還給地球乾淨海岸線,也喚起民眾關注海灘與海洋的廢棄物現況,以及因垃圾而受困的海洋生物們之處境,進而在生活中,用進一步的行動愛護海洋。
荒野希望藉由此項倡議活動.訴求「淨灘除三怪」,還給地球乾淨海岸線,也喚起民眾關注海灘與海洋的廢棄物現況,以及因垃圾而受困的海洋生物們之處境,進而在生活中,用進一步的行動愛護海洋。
海岸小三怪:菸蒂、塑膠袋、漁業用保麗龍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愛海洋你也可以這麼做<推廣5場愛鯊演講+擔任追鯊大使>

愛海洋你也可以這麼做

永續海洋,從愛鯊開始

鯊魚是海洋生物鏈的重要維繫者,魚翅是鯊魚的手腳;
沒有魚翅的婚宴,洋溢更永恆的愛。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行列:
告訴身旁5對即將結婚的新人,請他們支持婚宴不上魚翅菜餚。
成為荒野愛鯊演講志工,推廣5場愛鯊演講。
捐助荒野海洋保育計畫。
擔任追鯊大使:

到各地漁港、魚市場、生鮮超市、夜市走動,藉由文字影像記錄與實​體採樣,全面尋找鯊魚蹤跡。
荒野海洋計畫2011年,全台灣採樣各地販售的鯊魚肉樣本,交與​中研院以DNA條碼進行法醫學檢驗,以了解並公佈台灣人目前食用​的鯊魚多樣性。

2011世界海洋日點亮海洋新希望
http://www.worldoceansday.org.tw/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海洋巡迴影展-海洋在改變

海洋巡迴影展-海洋在改變
2009 巴西環境影展最佳紀錄片 2010 美國海洋暨大氣署 環境英雄獎
一位退休老師,一篇探討海洋酸度上升的文章,帶領他展開一場探索海洋巨變的旅程。他發現,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真相─當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陸域被淹沒,然而這只是這場環境災難一半的樣貌;過多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中,海洋的酸度升高,有一場您看不見的海底巨變,正悄悄展開‧‧‧。

「我希望我是魚」五歲孫子的童言童語,讓七十五歲的退休歷史教師開始了一段探索海洋污染問題的旅程。
祖孫倆真摯的互動、深藍的海底風景、深入淺出的敘事……有別於一般警世性的環保紀錄片,這部影片溫暖而富情感。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2011世界海洋日點亮海洋新希望


愛海洋你也可以這麼做
永續海洋,從愛鯊開始

鯊魚是海洋生物鏈的重要維繫者,魚翅是鯊魚的手腳;
沒有魚翅的婚宴,洋溢更永恆的愛。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行列:
告訴身旁5對即將結婚的新人,請他們支持婚宴不上魚翅菜餚。
成為荒野愛鯊演講志工,推廣5場愛鯊演講。
捐助荒野海洋保育計畫。
擔任追鯊大使:
到各地漁港、魚市場、生鮮超市、夜市走動,藉由文字影像記錄與實​體採樣,全面尋找鯊魚蹤跡。
荒野海洋計畫2011年,全台灣採樣各地販售的鯊魚肉樣本,交與​中研院以DNA條碼進行法醫學檢驗,以了解並公佈台灣人目前食用​的鯊魚多樣性。

2011世界海洋日點亮海洋新希望
http://www.worldoceansday.org.​tw/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海洋巡迴影展在桃園-產房/The Squid Daddy's Labor Room

海洋巡迴影展-產房/The Squid Daddy's Labor Room
海洋保育工作者郭道仁,帶領保育團隊,在東北角打造了第一座結合復育、研究、教育、觀光與產業價值的海底社區。但其間所付出的心血與挫敗、衝突,外界幾乎ㄧ無所知,在漁民歡慶豐收的同時,「竹叢產房」的技術與觀念,以及這一群傻子義工的心情故事,一一被記錄下來。「產房」紀錄片所要記述的,正是在人們親臨海洋、發現問題、檢討反省、動手實踐的動人歷程。

產房預告片:http://youtu.be/tUisfzJXC0o
產房導演:柯金源

【主辦單位】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

【協辦單位】
中壢國小

【贊助單位】
公視

【活動日期】
2011.06.28至2011.06.28

【活動時間】
19:30-21:00

【對 象】
一般民眾

【人 數】
30

【費 用】
免費

【報名方式】
免費入場 無須報名

【活動地點】
中壢國小/六年五班教室(可由延平路前門進入,可停車)


台灣島雖四面環海,但受限於政治因素,居住在島上的人,幾乎與海隔絕,當政治與社會型態轉變,人們重臨大海之際,卻發現海洋已滿目瘡痍。「產房」所要記錄的,正是人們重返海洋、發現問題後,深刻反省與動手實踐的動人歷程。